福建漳州龍溪人,生於漳州市平和縣阪仔鎮,乳名和樂,名玉堂,後改為語堂。
聖約翰大學英文學士、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、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,曾任北京大學英文系教授、廈門大學文學院院長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、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。
林語堂於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。
曾創辦《論語》《人世間》《宇宙風》等刊物,作品包括小說《京華煙雲》《啼笑皆非》。散文和雜文文集《人生的盛宴》《生活的藝術》以及譯著《東坡詩文選》《浮生六記》等。的藝術》以及譯著《東坡詩文選》《浮生六記》等。
一個人徹悟的程度,恰等於他所受痛苦的深度。——林語堂《吾國吾民》
| |
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,失意時信道教、佛教,而在教義與已相背時,中國人會說,“人定勝天”。
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於,經常改變信仰。——林語堂
| |
人生在世,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,有時給人家笑笑。——林語堂
| |
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,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。
讀書並不是要“改進心智”,若是如此,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淨盡了。——林語堂《生活的藝術》
| |
大自然本身永遠是一個療養院。它即使不能治癒別的疾病,但至少能治癒人類的自大狂症。 人類應被安置於適當的尺寸中,並須永遠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,這就是中國山水畫中人物總被畫得極渺小的理由。——林語堂《生活的藝術》 | |
享受悠閒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。要享受悠閒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,在一種全然悠閒的情緒中,去消遣一個閒暇無事的下午。——林語堂《生活的藝術》 | |
人生在世,幼時認為什麼都不懂,大學時以為什麼都懂,畢業後才知道什麼都不懂,中年又以為什麼都懂,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。——林語堂 |